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领导活动 集团新闻 下属企业新闻 媒体聚焦 视频专区

《人民政协报》:北京华力集团村企合作建设北京EBD生态商务城

时间:2007-04-27

 2007-04-27《人民政协报》第C03 版 招商•投资,文/王天奡

http://www.bjmy.gov.cn/dynamic/miyunnews/27052.html

来源: 

原标题:村企共建:北京 EBD 的诞生

从京承高速密云出口下来,一排排在建的板楼周围青山绿野,点缀着樱花。远处,密云县城在阳光下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这儿的房价得多少钱 平方米?”这是13 日记者随北京市农学会秘书长袁士畴、副理事长王升光等一行专家来到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的第一反应。

“好多北京人来找售楼处。”村支部书记张绍德说,村里距密云县长途汽车站公里,距北京至承德高速公路出口500 米,途经101 国道、北京至河北兴隆公路,交通便利加上密云的房子也便宜,所以,有人从高速一下来看见周围环境这么好就来寻价,更何况现在住在天津、上班在北京也不算稀奇。但是,“我们村里的房子不卖。”

 

旧村改造筑巢引凤

记者看到的板楼原来是蔡家洼村民的新居。

2005 年,根据《北京市远郊区旧村改造试点指导意见》,蔡家洼村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被选定为全市13 个试点之一。让蔡家洼脱颖而出的,正是 2002 年以来,蔡家洼围绕密云县生态休闲都市的发展主题下,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起来的以特色林果采摘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业。

作为常年的技术支持,袁士畴这次来调研也没有忘记带上北京市农林科学的一袋新种子。县政协常委、县科协主席王喜臣听说专家来了,从县政协50 周年的庆祝活动上跑了出来,一定要陪着看一看。“新农村建设是件大事,怎么发挥政协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建设新农村,也是密云县政协成立50 周年时委员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关心的内容。”“村民都是免费搬进去的,12 栋楼内外统一装修,今年年底就能入住了。而且我们的标准是‘提包就能入户,拿粮食就能做饭,铺床就能睡觉’。”张绍德带着大家沿着村里的主路穿过了新村和旧村,就像穿过了两个时代。

据介绍,蔡家洼现有住户800 户,人口2600 人,分布在四个自然村。过去,村民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村内住宅、道路、公共场所占地较多,约有2200 亩,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在新农村建设中,蔡家洼根据规划,不仅没有毁坏一分耕地,还能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改造区域的总面积为7800 亩。

“这些都是从山东运来的大树,当年就结果了。”先试验再批发,现在蔡家洼的农业观光项目,已从山东、东北等地移植年生樱桃、雪花梨等果树10 万株,面积4000 亩。另外,对观光园进行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采用高科技手段筹建每栋占地30 亩的智能温室大棚座,并栽植引种南方热带水果。为此,他们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村内巨龙庄园被评为市级优秀观光采摘园、市级标准园。

 

招商引资  EBD 显雏形

“这样一棵从山东移植的结果大樱桃树成本要几千元。”不太了解行情的记者听着咋舌。没

有卖房子卖地的蔡家洼哪来的那么多钱?村委会的大厅里陈设着满屋的展板,“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的布局规划尽在眼中。通过旧村改造节约下来的土地,村里都用来发展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区、产业加工区等四大功能区的规划十分明确。展板上,记者看到最多的名称就是北京莲联食品有限公司。“这可是国内不多见的,能深入到行政村进行投资农业项目的台资企业。”张绍德说,在蔡家洼成为京郊旧村改造试点之前,莲联就已经在蔡家洼投资了,村里的果树都是他们投资购买的,农民把土地也租给了企业,“企业+农户”一起种樱桃。成为试点之后,莲联所属的鑫记伟业集团决定采取“村企共建”的模式,把2300 吨的供水厂、2000 吨的污水处理厂都包了下来,到现在已经累计投资亿多元了。

有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蔡家洼村经济合作社已和北京九华鸿远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华力置业有限公司、北京郊区电信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建设体育休闲场馆场地及观光采摘园,合作项目已经全面动工,工程包括训练场地、场馆建设和运动员会议及休养会所建设,为2008 年奥运会的小球运动员创造良好的培训及热身训练场所。“这样的别墅多少钱 平方米?”在园区展示室,袁士畴看到四周都悬挂着不同风格的别墅效果图。

“那也不是卖的。搞房地产把地都卖了,子孙后代怎么办?”张绍德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看看中国的情况,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子都是土地没有分下去的。”同理,现在蔡家洼对土地的管理依然保留着“不分不卖”的原则,这些别墅,都是要租给大企业当总部基地的。“以人为山水为 CBD 升级!”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大企业来租小别墅?接下来,记者和专家一起观看了蔡家洼的招商宣传短片。一个新的词汇EBD——中国北京世界级生态经济聚集区,全新的生态商务之城的概念仿佛给大家洗了脑。

核心商务区、景观文化区、企业总部区、经济使馆区、生态休闲区,高科技园区、酒店、度假村 .蔡家洼已不再满足密云本位的小循环现状,积极主动加入了北京建设群的大循环进程,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来考虑自身发展与定位,作为整个北京总部经济的“拓展区”,成了总部基地的“后花园”。杜邦、张裕等企业都已签约。

 

村民成了“上班族”

土地租出去种上了果树,别墅盖好了当作会所,农民不种地靠什么生活?这天一大早儿,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农民张宝林又如往常一样到村里的巨龙生态园上班去了。他告诉记者,从去年起,他就告别了30 多年的农民生活,像城里人一样成了“上班族”。

现在,像张宝林这样的村民占了蔡家洼人口的 90%700 多劳动力实现就业。仅此一项,每年为村民增收300 多万元。张绍德告诉记者,他们招商引资,总部基地、酒店、会所里的服务也必须由村里提供。村里成立了物业公司等服务企业,吸收村民就业。

“与卖地发财相比,吸引企业到村里投资的好处是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留给了这里的村民。”莲联食品每月固定在15 日给村民发工资,村民一点风险也没有。过去,全密云都种麦子,现在一颗都没有了。

上班挣工资,回家领分红。原来村民持有的耕地都变成了入股分红的“聚宝盆”。对于没有在生态农业园区工作的村民,村财政把土地租赁受益按照每亩750 元的标准给分红;对于在园区工作的村民,村里每月除了分红650 元外,还补助140 斤面,20 斤大米、10 斤油,村民每个月就基本不用买粮食了。除了土地收益、产业受益,蔡家洼还成立了污水处理厂,并集中供水、供暖,入驻的企业不准再有自己的小锅炉。这也进一步丰富了村财政。

也难怪袁士畴对村民的幸福生活感叹道:“旱涝保收,这也是小共产主义啊!”